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市工信局> 建议提案办理> 人大代表建议办理
索引号: 11341700003244764Y/202410-00007 组配分类: 人大代表建议办理
发布机构: 宣城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主题分类: 其他
名称: 关于对宣城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第22建议的答复 文号:
发布日期: 2024-10-21
索引号: 11341700003244764Y/202410-00007
组配分类: 人大代表建议办理
发布机构: 宣城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主题分类: 其他
名称: 关于对宣城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第22建议的答复
文号:
发布日期: 2024-10-21
关于对宣城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第22建议的答复
发布时间:2024-10-21 09:01 来源:宣城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浏览次数: 字体:[ ]

张珊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快数字化转型,推进我市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收悉,我单位高度重视,认真研究落实,并充分吸收采纳。现答复如下: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数字化转型决策部署,加快推动数字化转型与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取得阶段性成效。争取国家级工业互联网和大数据试点示范项目2个,国家级两化融合企业124户,省级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105个,省级重点工业互联网平台7个,省级数字化示范项目22个,G60科创走廊优秀工业互联网平台和服务商5个,宁国经开区、广德经开区入选全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示范园区。2023年,我市数字经济在省政府目标管理考核中居第3位,数字化转型工作被人民网、安徽日报等主流媒体宣传推广。
    二、主要做法和成效
    (一)政策体系不断完善。一是加强政策引领。出台《宣城市支持以数字化转型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若干政策》《宣城市“万企上云”活动方案》《宣城市产业数字化转型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宣城市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等系列文件,遴选22个工业互联网优秀应用案例宣传推广。二是积极培育项目。加快拓展各类工业互联网场景应用,激发数字化发展新动能。评选市级工业互联网标杆和示范企业90户,围绕支持重点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中小企业数字化改造、传统企业“机器换人”、“三化”改造典型示范等6个方面遴选数字化转型项目68个,奖补资金1526万元。三是夯实自动化基础。为推进新型工业化,加速培育新质生产力,结合您提出的建议,正谋划制定宣城市支持制造业转型升级若干政策初稿,以数字化改造、超低排放改造、安全生产改造等为重点,推进制造业企业大规模设备更新,对企业购置生产设备、工业软件给予奖补。
    (二)宣传氛围日渐浓厚。一是强化培训宣贯。组织服务商开展数字化转型进园区、走进“标杆工厂”等惠企政策宣讲活动36场,组织40余名工信系统干部和企业家赴青岛海尔卡奥斯、芜湖海行云开展工业互联网深度研学。二是强化本地支撑。编印推广《工业互联网服务商汇编》,引导服务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建立宣城电信5G+工业互联网创新中心等人才创新载体,成立近100人组成的工业软件研发运营队伍,为数字化转型提供智力支撑。三是加强合作赋能。与 SAP (中国) 有限公司合作共建 SAP 宣城工业互联网创智中心。组织浙江蓝卓、科大讯飞等20余户业内知名服务商,帮助我市现有工业互联网平台开展工业机理模型、工业APP等研发部署,并为企业提供“一对一”定制化转型服务。
    (三)数字化转型加快步伐。一是加快数字化诊断。制定《企业工业互联网转型水平评测规范》,成功申报全省首个省级工业互联网团体标准,在世界制造业大会专场发布,为全市2159户规上工业企业提供数字化免费诊断服务。二是加快数字化改造。以诊断结果为导向,引导被诊断企业加大数字化改造投入,精准帮助企业对接数字化政策和要素资源,让需要实施数字化改造的企业应转尽转。
    (四)重点平台加速赋能。一是建设区域型平台。推动宣城“工业大脑”发布了iwork OS工业操作系统,实现了工业软件的自主研发和运维,累计入驻企业550余户、连接设备4.2万余台,帮助其获评省级区域型工业互联网平台、入选安徽省工业互联网优秀应用案例和省级信息消费体验中心。二是建设行业型平台。捷圆电子成功争创省级行业型工业互联网平台,该平台打破工厂之间的界限,让需求和生产精准对接,实现印刷电路板打样从原来的5-7天缩减到1天。推动中鼎、司尔特等龙头企业优化和建设行业型平台,通过平台带动上下游中小微企业“规模化”转型。
    三、下一步工作安排
   (一)加强培训宣贯指导。采纳您的建议,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工业企业、优秀服务商,分批次、分区域、分行业开展工业互联网及数字化转型培训活动。有序安排企业家赴先进地区学习和对接业务,邀请典型示范企业介绍经验、业内知名专家现场授课,推动企业家不断更迭思想、提升本领。
   (二)补齐专业人才短板。聚焦聚力专业化人才的培引,为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做好坚强支撑。进一步创新人才政策落实机制,深化与工业互联网高端智库、优秀服务商对接合作,吸引“高精尖”技术人才和科研团队来宣创新创业;鼓励企业联合高校、科研院所开展校企交流与合作,重点培养适合企业发展需求的应用型人才。
   (三)加速推进数字赋能。对照省厅下达的2024年度诊断工作任务,明确时间安排和工作要求,优化完善《宣城市企业数字化诊断标准》《宣城市企业数字化诊断监理标准》,指导县级工信部门招标采购优质数字化服务商,确保高质高效完成全年293户企业数字化深度诊断。推动工业APP 应用,对2023年已发放的1855个数字化软件服务包使用情况进行跟踪问效,持续加强对企业应用软件服务包的指导,助力中小微企业上云用数赋智。 
  (四)加快工业互联网建设。支持宣城“工业大脑”争创国家级特色型工业互联网平台,帮助宣城“工业大脑”于年底前累计入驻企业700户以上。推动中鼎、捷配等重点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持续优化平台机理模型和功能应用,带动区域内、行业内中小企业规模化转型。    
感谢您对数字化转型工作的关心,希望在今后的工作中多提宝贵意见,继续给予我们更多的支持和帮助。


办复类别:A类 
 系 人:王璐
联系电话:0563-2915027、18326417529
宣城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2024年6月7日